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5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测绘学   216篇
大气科学   236篇
地球物理   268篇
地质学   889篇
海洋学   131篇
天文学   28篇
综合类   148篇
自然地理   17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74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56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北秦岭西段地处秦岭造山带和祁连造山带的接合部位,是构造岩浆活跃地带,特别是中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该地段中生代构造岩浆带。北秦岭西段是金矿(化)集中的地带,控矿的主要因素可以归结为下列几个方面:①区域地质构造背景;②区域地球化学场;③构造断裂;④构造岩浆活动;⑤流体地质。这五种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了金及相关元素的迁移富集,形成了规模不等、类型各异的金矿床及金矿化点。  相似文献   
992.
993.
人们早已经注意到沿某些断裂有大量滑坡、崩塌发育这一自然现象,且把这种现象作为断裂活动性的标志之一。但至今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仍缺乏详细的分析,还停留在将断裂活动作为滑坡、崩塌影响因素,进行一般定性讨论。本文尝试性地采用静力位错理论,从几个方面分析了断裂活动引起的位移场对坡体破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4.
王池阶  冯天元 《地质论评》1981,27(2):185-188
(一) 王竹泉先生字云卿,1891年4月生于河北省交河县。先生早年在家乡念私塾,,15岁即离开家乡,入河间中学学习,1911年毕业。1912年考入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科。1913年考入北京工商部地质研究所学习,191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王竹泉先生在青年时代,表现了敢于探索地球奥秘的顽强精神。还是在北京地质调查所学习期间,就开始了野外实际考查,毕业后,留所工作。刚踏上工作岗位的王竹泉先生,以他对地质科学强烈的事业心和怀着探矿强国的美好的宏愿,先后到华北、华东、华南等地区进行过大量的煤田和其他矿产的地质研究  相似文献   
995.
鄂西高坪龙骨洞地层形成环境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鄂西龙骨洞保存有早更新世早期的地层,并产早期人类化石和巨猿化石以及石器。通过对这套地层的形成环境的研究表明:沉积物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暗河环境,期间发生过几次水体干涸事件,形成钙板层。根据沉积环境的特点,龙骨洞的地层可划分为4部分:第一部分是剖面的底部,在洞穴沉积物的形成初期,沉积物粒度较粗,形成水动力较强的暗河环境;第二部分是钙板层或强钙质胶结层的形成,表明洞穴处于干涸或水很少的环境;第三部分是地层的主体部分,以粘土和亚粘土为主,形成于弱水流的暗河环境,化石主要产自这部分;第四部分是剖面的顶部,为钙板层,洞穴干涸。洞中的化石和石器部分是被水流带入洞中沉积形成的,部分为人类和巨猿在洞中生存时留下的。  相似文献   
996.
在低纬度的热带、亚热带岩溶地区,水热条件充沛,广泛发育着厚度不一的红色风化壳。由于碳酸盐岩易溶蚀,酸不溶物含量低,同时宏观上风化壳和下伏基岩呈突变接触,风化壳中原岩的残余结构消失,在野外缺乏直接的地质证据支持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演化关系,所以这些岩溶区红色风化壳的物质来源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争议。而物质来源的准确识别是进行这些风化壳机理研究的基础和关键。笔者在对贵州岩溶台地红色风化壳的研究过程中,尝试通过粒度分析,来探讨风化壳的物质来源和演化特征。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人工控制土壤水分剖面调控根系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冯广龙  刘昌明 《地理学报》1997,52(5):461-469
1995年-1996年在中科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全站进行了控制土壤水分剖面分布的灌溉试验,详尽考察分析了根系生长分布,水分利用方式,冠部营养生殖生长,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率的灌溉效应。结果表明:根系分布随土壤含水量降低相应减少,呈水大根大特征,上部干旱促使根系向深层发育,利用下层水量较多。  相似文献   
1000.
几乎所有的土工试验规范均要求细碎土在颗粒分析前进行浸泡处理。现从机理上探讨这种预处理对于软土试样的必要性。经对比试验证实,除软粘土外其余各类软件均无必要。文章还探讨了用天然土样直接测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